電液執行機構的組成、原理及應用
電液執行器的概念
電液執行器將控制模塊和液壓動力模塊集成一體,分為直行程、角行程兩種??刂颇K發出指令到智能可控電動機或伺服閥,控制液壓動力模塊以線性位移(或角位移)輸出力(或力矩),驅動被控對象,并通過位移反饋完成調節過程,實現各種功能控制。
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多的電液執行器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伺服閥控制式電液執行器,即傳統的電液伺服執行器,通常采用開式循環液壓系統,通過控制伺服閥調節液壓油流動方向及流量大小,實現對被控對象的調節;另一種是電動機控制式電液執行器,采用閉式循環液壓系統,通過調節步進電動機或伺服電動機的轉向和轉速來控制雙向泵壓力油輸出方向和流量,對被控對象進行精確調控。
電液執行機構的組成
電液執行機構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即執行器(缸和電液動力組件)部分和控制箱部分。執行機構裝在驅動裝置上,控制箱遠程安裝。連接它們的是模塊電纜和反饋電纜??刂葡浒ㄎ恢每刂铺幚砥?、電源供應、馬達驅動器、保險絲和電源濾波器以及接線端子。
在位置控制處理器的操作裝置中有自動、設定和本地三種操作模式。當執行機構處在自動模式時,它會根據控制信號,通過自動調節來達到目標位置。當執行機構處在現場本地模式時,可以通過手動方式來調節執行器位置。當執行機構處在設定模式時,可以對執行器進行校準,同時可設置其運行參數,此運行參數控制執行器的動態特性。
通過一個簡單的操作可以使位置控制處理器(PCP)進入“設置”模式,在這里,速度、行程、死區和控制信號可以通過三鍵區和顯示器設置。編程參數可以從永久存儲器中獲得。 PCP能夠對執行器的各種故障進行診斷。
執行器部分的核心是電液動力模塊,包括馬達、齒輪泵、流量匹配閥、貯油箱、加熱器、旁路電磁閥(彈簧失效單元特有)等。
流量匹配系統允許動力模塊以增量方式定位。馬達和泵只在執行器需要動作時動作。不動時,鎖在原位。該系統完全能夠勝任調節任務,而不受啟、?;蚍崔D的限制。
電液執行器結構及原理
1.傳統電液伺服執行器
傳統電液伺服執行器將油源站與電液伺服系統集成為一體,所有部件如電動機-泵單元、伺服或比列控制閥、液壓缸、位置反饋組件、壓力表、液位和溫度報警傳感器、過濾器、溢流閥、單向閥等都安裝在容器內部。電動機通常為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性能穩定,可滿足電液伺服執行器各工況要求,且價格較低。伺服閥為電液伺服執行器的控制核心,既是電液轉換元件,又是功率放大元件,其功用是將小功率的電信號輸入轉換為大功率液壓能(壓力和流量)輸出,能夠對輸出流量和壓力進行連續雙向控制,從而實現對執行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的控制,動態響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結構緊湊,廣泛用于快速高精度的各類機械設備的液壓閉環控制中。
2.電動機控制式電液執行器
市場上電動機控制式電液執行器無論是液壓系統、控制方式還是工作過程都大同小異,均采用步進電動機或伺服電動機、高精度雙向齒輪泵、液壓缸、油箱、反饋組件等。所有組件均與外部獨立、封閉,高度集成,模塊化、小型化設計。
電液執行器的應用分析
高精度的電液伺服執行器輸出推力大,全行程時間短,響應快,控制精度高,無超調,運行非常平穩,適合于高壓差、高黏度介質等嚴酷工況條件。但其往往需要配套使用一個液壓站或者帶一套伺服控制系統,體積龐大,對液壓油清潔度要求高,往往存在泄漏等問題,而且生產成本、使用成本(能耗和維護費用)高。因而僅在少數需要大驅動力或高精度連續調節控制的時候才使用。
和傳統電液伺服執行器相比,電動機控制式電液執行器,體積小、重量輕,安裝、使用方便,生產、使用成本低,只在需要調節時電動機和泵才會啟動。性能優越,能達到電液伺服執行器大多數指標。雖然電動機控制式電液執行器有諸多優點,但在大功率、大行程、大慣量、復雜的特性補償方面無法實現,而傳統的電液伺服執行器則有明顯的優勢。
電液執行機構與氣動執行機構相比,執行機構綜合運用了電子、機械與液壓傳動技術,具有調節精度高、輸出推力大、行程速度快、響應靈敏、操作平穩、無滯后、無振蕩、低噪聲和可靠性高等特點。截止目前,電液執行機構在石化行業總裝機量已達900余臺。由于用量大、使用部位關鍵,因而電液執行機構的正常運行、維護對于煉廠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